新闻资讯
新闻资讯
- 卧式搅拌机日常保养清单:润滑、紧固、清洁一个不能少!
- 卧式搅拌机物料粒径与水分应如何控制?预处理标准指南!
- 卧式搅拌机适用多种物料:从粉体到颗粒,从干料到半湿料,一机多用!
- 如何提升圆盘造粒机成型率?原料预处理 + 参数调节技巧
- 双轴搅拌机操作指南:如何调整转速和混合时间提高均匀度?
联系我们
手机:18603847333
电话:
邮箱:807586248@qq.com
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新310国道任庄村
常见问题
卧式搅拌机日常保养清单:润滑、紧固、清洁一个不能少!
- 作者:管理员
- 发布时间:2025-09-03
- 点击:5
卧式搅拌机作为饲料加工、有机肥生产、食品化工等行业的核心混合设备,凭借混合均匀度高、适应性强的优势,承担着原料预处理或成品混合的关键任务。然而,其日常运行中,搅拌轴轴承易因润滑不足磨损、连接螺栓易因振动松动、筒体内壁易因原料残留结块,若忽视保养,轻则导致混合效率下降(均匀度从 95% 降至 80% 以下),重则引发设备卡滞、电机烧毁等故障。本文聚焦卧式搅拌机 “润滑、紧固、清洁” 三大核心保养环节,制定详细日常保养清单,明确操作要点、周期与标准,帮助企业降低设备故障率,延长使用寿命。
一、润滑保养:设备 “转动关节” 的顺滑保障
卧式搅拌机的转动部件(如搅拌轴轴承、减速器、传动链条 / 皮带轮)依赖润滑脂或润滑油减少摩擦,日常润滑需 “按部位定油种、按周期定量加注”,避免 “润滑不足磨损” 或 “润滑过量积污”。
(一)核心润滑部位与操作标准
润滑部位 | 油品种类 | 保养周期 | 操作要点与标准 |
搅拌轴两端轴承 | 锂基润滑脂(2# 或 3#,高温环境选 3#) | 每日开机前检查,每周加注 1 次 | 1. 打开轴承座黄油嘴防尘帽,用黄油枪注入润滑脂,直至轴承座缝隙溢出新脂(排出旧脂);2. 加注后擦拭多余润滑脂,防止吸附粉尘;3. 检查轴承温度(运行中≤60℃),若温度过高,排查是否润滑脂过多或轴承磨损 |
减速器(齿轮箱) | 中负荷工业齿轮油(如 150#、220#) | 每月检查油位,每 3 个月更换 1 次 | 1. 停机后打开减速器油位观察窗,油位应处于 “上下刻度线之间”,低于下刻度线需补充同型号齿轮油;2. 更换时,打开放油阀排空旧油,加入新油至标准油位,不可混合不同型号齿轮油;3. 检查减速器是否漏油(如端盖密封处),若漏油,更换密封垫并拧紧螺栓 |
传动链条(若有) | 链条专用润滑油(或锂基润滑脂) | 每日运行前涂抹,每周彻底润滑 1 次 | 1. 手动转动链条,在链节销轴与滚子间隙处涂抹润滑油,确保每个链节均有润滑;2. 彻底润滑时,先用煤油清理链条表面旧油与杂质,再均匀涂抹新油,避免油污滴落污染原料;3. 检查链条松紧度(挠度 10-15mm),过松需调整张紧装置 |
皮带轮轴承(若有) | 锂基润滑脂(2#) | 每 2 周加注 1 次 | 1. 拆卸皮带轮端盖黄油嘴,注入润滑脂(每次加注量约 50g);2. 加注后转动皮带轮,确保润滑脂均匀分布,无卡滞感 |
(二)润滑保养常见误区与规避
误区 1:润滑脂加注越多越好
过量润滑脂会导致轴承、减速器散热不良,温度升高(如轴承温度超 70℃),加速润滑脂老化变质。正确做法:按 “轴承内部空间 1/3-1/2”“减速器油位刻度线” 定量加注,以溢出少量新脂或达到标准油位为准。
误区 2:不同油种混合使用
齿轮油与润滑脂的基础油、添加剂成分不同,混合后会破坏润滑性能(如齿轮油乳化、润滑脂结块),导致部件磨损。正确做法: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选择油种,更换时彻底排空旧油,避免残留。
误区 3:忽视润滑脂老化
润滑脂长期使用会因高温、粉尘污染老化,失去润滑效果。即使油位正常,若设备运行超过 3 个月,也需更换减速器齿轮油;轴承润滑脂若出现发黑、结块,需立即清理并加注新脂。
二、紧固保养:设备 “连接骨架” 的稳定基石
卧式搅拌机运行时,搅拌轴高速旋转(通常转速 20-50 转 / 分钟)会产生剧烈振动,导致筒身连接螺栓、搅拌叶片固定螺栓、电机与机架连接螺栓松动。日常紧固需 “按部位定周期、按规格定力矩”,防止螺栓脱落引发安全事故。
(一)核心紧固部位与操作标准
紧固部位 | 保养周期 | 操作要点与标准 | 工具选择 |
搅拌叶片固定螺栓 | 每日停机后检查,每 3 天彻底紧固 1 次 | 1. 清理螺栓表面原料残留,用扳手逐个检查松紧度;2. 按设备说明书规定力矩紧固(如 M12 螺栓力矩 40-50N・m,M16 螺栓力矩 80-100N・m);3. 若螺栓出现滑丝、变形,立即更换同规格高强度螺栓(如 8.8 级高强度螺栓);4. 检查叶片与搅拌轴贴合度,间隙≤0.5mm,避免振动加剧 | 扭矩扳手(优先)、开口扳手 |
筒身与机架连接螺栓 | 每周检查 1 次,每月彻底紧固 1 次 | 1. 检查螺栓是否有松动痕迹(如螺栓头部与螺母间隙);2. 对称紧固螺栓(如先紧固对角线螺栓),避免筒身受力不均变形;3. 若筒身出现位移,调整后重新紧固,确保筒身中心线与搅拌轴同轴(偏差≤1mm) | 扭矩扳手、套筒扳手 |
电机与减速器连接螺栓 | 每 2 周检查 1 次 | 1. 停机后检查螺栓是否松动,若电机运行时有异响,需立即紧固;2. 紧固时确保电机轴与减速器输入轴同轴,避免联轴器偏移导致振动;3. 若联轴器出现磨损(如弹性垫破裂),需同步更换 | 内六角扳手、扭矩扳手 |
进料口 / 出料口法兰螺栓 | 每周检查 1 次 | 1. 检查法兰密封垫是否老化、泄漏(如原料渗漏);2. 紧固螺栓时均匀用力,防止法兰变形导致密封失效;3. 若密封垫老化,更换同材质密封垫(如耐油橡胶垫、石棉垫) | 开口扳手、梅花扳手 |
(二)紧固保养常见误区与规避
误区 1:凭手感紧固,忽视力矩
不同规格螺栓需不同紧固力矩,仅凭手感易导致 “过松(仍会松动)” 或 “过紧(螺栓断裂、螺纹损坏)”。正确做法:使用扭矩扳手,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规定力矩紧固,关键部位(如搅拌叶片螺栓)需记录紧固力矩。
误区 2:忽视螺栓疲劳损伤
螺栓长期受振动影响会出现疲劳裂纹,即使未松动,也需定期检查。搅拌叶片螺栓若使用超过 6 个月,建议批量更换;出现锈迹的螺栓需除锈后涂抹螺纹锁固剂(如乐泰 243 螺纹锁固剂),增强防松效果。
误区 3:遗漏隐蔽部位螺栓
如减速器与机架连接螺栓、进料口内部固定螺栓等隐蔽部位,易被忽视。保养时需逐一排查设备说明书标注的所有连接点,确保无遗漏。
三、清洁保养:设备 “运行内脏” 的洁净保障
卧式搅拌机使用后,筒体内壁、搅拌叶片、进料口、出料口会残留原料(如饲料粉、有机肥原料),若不及时清洁,残留原料会结块硬化(尤其潮湿环境下),导致混合均匀度下降、搅拌阻力增大(电机电流升高 10%-20%),甚至堵塞出料口。日常清洁需 “按流程定方法、按部位定工具”,确保设备内外洁净。
(一)核心清洁部位与操作标准
清洁部位 | 保养时机(每次使用后) | 操作要点与标准 | 工具与清洁剂 |
筒体内壁与搅拌叶片 | 每次停机后立即清洁 | 1. 打开筒身检修门,用高压水枪(水压 0.8-1.2MPa)冲洗内壁与叶片残留原料;2. 对于硬化结块,用塑料刮板(避免划伤内壁)清理,不可用铁锤敲击(防止叶片变形);3. 清洁后检查筒体内是否有残留积水,若有,启动设备空载运行 5 分钟,利用离心力甩干水分;4. 若加工黏性原料(如酒糟、中药渣),可先用温水浸泡 10 分钟再冲洗 | 高压水枪、塑料刮板、软毛刷 |
进料口与出料口 | 每次使用后清洁 | 1. 清理进料口内部残留原料,防止堵塞下料通道;2. 检查出料口阀门(如闸阀、蝶阀)是否有原料卡滞,清洁后手动操作阀门 3-5 次,确保开关顺畅;3. 若出料口密封垫有残留,用软布擦拭干净,避免密封失效 | 软布、小毛刷、压缩空气枪(辅助清理粉尘) |
电机与减速器表面 | 每日清洁 1 次(开机前) | 1. 用压缩空气枪吹除电机散热片、减速器表面粉尘(避免粉尘堆积影响散热);2. 若表面有油污,用蘸有中性清洁剂(如洗洁精溶液)的软布擦拭,不可用水直接冲洗电机(防止短路);3. 检查电机风扇罩是否有杂物,确保通风良好 | 压缩空气枪、软布、中性清洁剂 |
电气控制柜内部 | 每 2 周清洁 1 次 | 1. 关闭总电源,打开控制柜柜门,用压缩空气枪吹除内部粉尘(尤其是接触器、变频器表面);2. 检查接线端子是否有粉尘堆积,用软毛刷清理,避免短路;3. 清洁后关闭柜门,确保密封良好,防止粉尘进入 | 压缩空气枪、软毛刷(防静电) |
(二)清洁保养常见误区与规避
误区 1:用水直接冲洗电机
电机内部有电气元件,用水冲洗易导致短路、烧毁。正确做法:用压缩空气枪吹除电机表面粉尘,油污用中性清洁剂擦拭,严禁用水直接接触电机。
误区 2:忽视筒体内积水
清洁后筒体内残留积水会导致原料受潮结块,加速筒身锈蚀。需启动设备空载运行甩干水分,或用干布擦拭内壁,尤其在潮湿环境或冬季,需确保筒内彻底干燥。
误区 3:用硬物清理结块
用铁锤、钢铲清理筒内硬化结块,易划伤筒体内壁(导致原料残留更严重)、损坏搅拌叶片。正确做法:用塑料刮板或软毛刷清理,黏性原料可提前浸泡软化。
四、日常保养记录表:设备状态的 “动态档案”
建立卧式搅拌机日常保养记录表,不仅能追溯保养过程,还能通过长期数据对比,预判设备故障(如搅拌叶片螺栓频繁松动,可能是叶片不平衡导致)。记录表需包含以下核心信息,每日由保养人员填写,设备管理员每周审核。
(一)日常保养记录表核心内容
基础信息:保养日期、设备型号(如 WZ-10 卧式搅拌机,有效容积 10m³)、设备编号、保养人员、运行时长(当日设备运行小时数)。
润滑保养记录:
各部位润滑情况(如 “轴承加注 2# 锂基润滑脂,溢出新脂”“减速器油位正常,无漏油”);
油种更换记录(如 “减速器更换 150# 齿轮油,用量 5L”);
异常情况(如 “轴承润滑脂发黑,已清理并加注新脂”)。
紧固保养记录:
各部位螺栓紧固情况(如 “搅拌叶片 M12 螺栓,按 45N・m 紧固,无滑丝”“筒身连接螺栓对称紧固,无位移”);
螺栓更换记录(如 “更换搅拌叶片 M12 螺栓 2 个,规格 8.8 级”)。
清洁保养记录:
各部位清洁情况(如 “筒体内壁无残留,叶片清洁干净”“出料口阀门无卡滞,开关顺畅”);
特殊处理(如 “筒内残留结块,用温水浸泡后清理干净”)。
设备运行状态:
运行电流(如电机额定电流 30A,实际运行电流 28A);
振动与异响(如 “搅拌轴运行无明显振动,电机无异常声响”);
混合均匀度(如 “抽样检测混合均匀度 96%,符合标准”)。
(二)记录表使用要点
实时填写:保养完成后立即填写,避免遗忘;若发现异常(如螺栓滑丝、轴承异响),需在 “异常情况” 栏详细记录,并及时上报设备管理员。
数据对比:每周对比记录表数据,若电机电流持续升高(如从 28A 升至 32A),需排查搅拌阻力是否增大(如筒内结块、叶片磨损);若轴承温度从 55℃升至 65℃,需检查润滑是否到位。
归档保存:记录表按月归档,保存期限至少 1 年,便于设备维修时追溯历史状态(如判断部件磨损周期)。
五、日常保养的注意事项:安全与效率并重
卧式搅拌机日常保养涉及电气、机械等多系统,操作时需严格遵守安全规范,同时注重保养效率,避免影响生产进度。
(一)安全操作规范
断电操作:清洁筒体内壁、紧固搅拌叶片螺栓时,必须关闭设备总电源,在电源开关处悬挂 “设备保养中,禁止合闸” 警示牌,防止他人误启动。
个人防护:保养时佩戴全套防护装备:安全帽(防止部件坠落砸伤)、防砸鞋(避免工具砸伤)、防护手套(清理结块时防止划伤)、护目镜(高压水枪冲洗时防止水花溅入眼睛)。
高空作业防护:若需清洁设备顶部进料口,需搭建稳定的脚手架或使用登高梯,不可攀爬设备机架,防止坠落;高空作业时需有专人监护。
(二)效率提升技巧
制定保养流程:将润滑、紧固、清洁步骤标准化(如 “先润滑轴承→再紧固螺栓→最后清洁筒身”),避免重复操作,每次保养时间控制在 30-60 分钟(根据设备型号调整)。
工具提前准备:保养前将所需工具(如扭矩扳手、黄油枪、高压水枪)、备件(如螺栓、润滑脂)放在设备旁,避免保养中频繁取放工具,节省时间。
同步保养:若企业有多台卧式搅拌机,可统筹安排保养时间(如轮流停机保养),避免集中停机影响生产;同时,将日常保养与原料补给、设备巡检结合,提升整体效率。
六、结语
卧式搅拌机的日常保养,是 “小事见真章” 的细致活 —— 润滑不到位,轴承可能在 1 个月内磨损报废;螺栓不紧固,搅拌叶片可能在运行中脱落;清洁不彻底,混合均匀度可能骤降导致产品不合格。只有将 “润滑、紧固、清洁” 三大环节融入每日生产流程,严格遵循保养清单的标准与周期,才能让设备始终保持最佳运行状态。
对于生产企业而言,卧式搅拌机的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。一份完善的日常保养清单,不仅能降低设备故障率(可将故障率从每月 3 次降至每月 1 次以下),还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(从 3 年延长至 5 年以上),减少维修成本。未来,随着设备智能化升级(如配备螺栓松动传感器、轴承温度传感器),日常保养将更精准,但当前阶段,人工精细化保养仍是保障设备稳定的核心。
重视卧式搅拌机日常保养,不仅是对设备的维护,更是对生产安全、产品质量的负责。只有将保养工作落到实处,才能让卧式搅拌机持续为企业的高效生产 “添砖加瓦”。
- 上一篇:如何选择合适的双螺旋翻堆机?关键参数看这里
- 下一篇:没有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