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新闻资讯
- 卧式搅拌机日常清洗与维护,避免物料结块影响下次使用
- 卧式搅拌机生产线上的 “劳模”,连续作业不停歇,产能有保障!
- 有机肥搅拌机在生产线中如何与粉碎机、造粒机产能匹配?
- 卧式搅拌机与立式搅拌机混合原理对比,为何效率更高?
- 不锈钢卧式搅拌机与碳钢材质,在腐蚀性物料中的适用性
联系我们
手机:18603847333
电话:
邮箱:807586248@qq.com
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新310国道任庄村
行业新闻
卧式搅拌机日常清洗与维护,避免物料结块影响下次使用
- 作者:管理员
- 发布时间:2025-10-10
- 点击:8
卧式搅拌机作为混合作业的核心设备,若每次使用后不及时清洗维护,残留物料会在机腔、叶片、轴端等部位结块硬化,不仅下次使用时会污染新物料(如有机肥残留混入饲料),还会加重搅拌负荷,导致电机过载、叶片磨损,甚至引发设备故障。本文详细拆解卧式搅拌机的日常清洗流程与维护要点,教你通过简单操作,避免物料结块,让设备长期保持高效运行状态。
一、先警惕:残留物料结块的 3 大危害,别忽视
很多用户认为 “少量残留不影响使用”,实则结块问题会引发连锁麻烦,后期处理成本更高:
污染新物料,影响品质:残留的高湿物料(如含水率 30% 的有机肥)结块后,下次混合新料时会脱落混入,导致成品色泽不均、成分超标(如有机肥残留让饲料氮含量异常),产品合格率直接下降 10%-20%;
加重设备负荷,缩短寿命:硬化的结块会卡在叶片与机腔之间,搅拌时需额外克服阻力,电机电流比正常情况高 20%-30%,长期运行易导致电机烧毁;同时结块会磨损叶片边缘,原本能用 1 年的叶片,半年就需更换;
增加清理难度,耽误生产:残留物料结块超过 24 小时后会硬化成 “顽固块”,清理时需用锤子敲击、钢丝球刮擦,1 台设备清理时间从 30 分钟延长至 2 小时,若赶上订单旺季,还会耽误生产进度。
二、日常清洗:3 步流程,彻底清除残留,杜绝结块
卧式搅拌机的清洗需 “趁热打铁”—— 作业结束后 1 小时内(物料未完全冷却硬化)开展,按 “先清大块、再洗细节、最后干燥” 的步骤操作,确保无残留:
1. 第一步:停机断电,清理机腔大块残留
安全前提:关闭设备总电源,拔掉插头,确保搅拌轴完全停止转动,避免清洗时误启动;
清理大块物料:打开机腔侧门(或检修口),用塑料刮板(避免刮伤机腔内壁)将机腔内残留的大块物料(如未混合均匀的团块)刮下,集中收集处理;若有物料卡在叶片缝隙中,用手(戴防滑手套)或小钩子轻轻掏出,切勿用硬物撬动叶片;
注意事项:若处理的是高粘物料(如湿鸡粪、中药渣),可先向机腔内喷洒少量清水(约 5-10L),软化物料后再清理,减少刮板与机腔的摩擦。
2. 第二步:分段清洗,重点攻克 “易结块区域”
卧式搅拌机的机腔内壁、叶片、轴端密封处是残留物料的 “重灾区”,需针对性清洗:
机腔内壁清洗:用高压水枪(压力 0.6-0.8MPa,水温 30-40℃)沿机腔内壁顺时针冲洗,尤其注意靠近进出料口的角落(易堆积物料),确保内壁无明显粘料;若内壁有顽固残留(如干燥的饲料粉结块),可在水中加入少量中性洗涤剂(如洗洁精,浓度 5%),冲洗后再用清水冲净,避免洗涤剂残留污染后续物料;
叶片与搅拌轴清洗:转动搅拌轴(手动盘车),逐一冲洗叶片正反面及轴身,确保叶片边缘无粘料;若叶片上有硬化结块,用软毛刷(勿用钢丝球)蘸温水刷洗,避免划伤叶片表面的耐磨涂层;
轴端密封处清洗:用低压水流(调小水枪压力至 0.2MPa)冲洗轴端密封件(如机械密封、骨架油封),清除密封处残留的粉尘和物料,防止残留物料磨损密封件,导致后续漏料;清洗后用干布擦干密封处水分,避免水分渗入轴承导致生锈。
3. 第三步:干燥机腔,避免潮湿导致结块
清洗后若机腔内残留水分,下次使用时易与新物料混合结块,需彻底干燥:
自然通风干燥:打开机腔侧门和进出料口,让空气在机腔内流通,若环境湿度<60%,通风 2-3 小时即可干燥;
辅助干燥(高湿环境适用):若车间湿度>80%(如南方梅雨季节),可启动设备空载运行 5-10 分钟,利用搅拌轴转动产生的热量加速水分蒸发;或在机腔内放置 2-3 袋干燥剂(如硅胶干燥剂),吸收残留水分,24 小时后取出;
干燥标准:用手触摸机腔内壁、叶片,感觉干燥无潮湿感,内壁无水滴或水痕,即为合格。
4. 特殊情况:更换物料品种时的 “彻底清洗”
若下次需混合不同类型的物料(如从有机肥切换到饲料、从酸性物料切换到碱性物料),需在常规清洗后增加 “二次消毒清洗” 步骤:
配置 5% 的食品级双氧水(或次氯酸钠溶液,浓度 0.1%),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在机腔内壁、叶片上,静置 10 分钟,杀灭残留微生物;
用清水彻底冲洗机腔,确保消毒液无残留,最后按第三步干燥机腔,避免消毒液影响新物料品质(如导致饲料变质、有机肥菌剂失活)。
三、日常维护:4 个要点,延长设备寿命,减少结块隐患
除了清洗,定期维护能提升设备性能,从根源减少物料结块的可能性,重点关注以下部件:
1. 搅拌轴与叶片:定期检查磨损,确保搅拌均匀
每周检查:查看叶片是否有变形、磨损(如叶片边缘变薄、出现缺口),若磨损量超过 1mm,及时更换叶片(建议备用 1-2 组同型号叶片);检查叶片与搅拌轴的连接螺栓是否松动,若松动用扳手按对角线顺序拧紧(扭矩按设备说明书要求,通常为 20-30N・m),避免叶片晃动导致物料混合不均,间接引发结块;
每月润滑:向搅拌轴轴承添加高温润滑脂(如锂基润滑脂,型号 3#),每次添加量为轴承容积的 1/3-1/2,确保轴承转动灵活,减少搅拌阻力,避免因搅拌不充分导致物料局部结块。
2. 进出料口:清理杂质,保证通畅
每次使用后:清理进料斗内的残留物料,检查进料口是否有杂质(如石子、金属块),若有及时清除,避免杂质卡住进料阀,导致进料不均;
每周检查:查看出料口的刮板(或螺旋输送机)是否磨损,若刮板与出料口底部间隙超过 5mm,调整刮板位置(或更换刮板),确保出料无残留,避免物料在出料口堆积结块。
3. 密封件:防止漏料与污染
每两周检查:查看轴端密封件、机腔侧门密封垫是否老化(如密封垫变硬、出现裂纹),若老化及时更换;检查密封件与机腔的贴合度,若有缝隙,用密封胶(耐高温型)填充,防止作业时物料漏出,同时避免外界粉尘进入机腔污染物料;
注意事项:更换密封件时,需选择与设备型号匹配的原厂配件(如机械密封的动环、静环型号),避免因尺寸不符导致密封失效。
4. 电气系统:确保安全运行
每月检查:检查电机接线端子是否松动,用万用表测量电机绝缘电阻(应≥0.5MΩ),若电阻过低,说明电机受潮,需烘干后再使用;检查控制面板上的按钮、指示灯是否正常,若有故障及时维修,避免设备运行异常导致物料混合不均。
四、结块预防:2 个提前干预技巧,比事后清理更高效
除了清洗维护,日常操作中通过以下技巧,可提前预防物料结块:
控制物料含水率:混合前确保物料含水率符合设备要求(通常为 10%-30%,具体参考设备说明书),若物料含水率过高(如>35%),可添加少量干料(如秸秆粉、锯末)调节,避免高湿物料粘壁结块;
作业结束前 “空转清理”:每次混合作业结束后,不立即停机,而是空载运行 2-3 分钟,利用搅拌轴的旋转惯性,将机腔内残留的少量物料甩出,减少后续清洗压力。
五、避坑指南:3 个常见清洗维护错误,别踩雷
误区 1:用钢丝球、铁棍清理顽固结块
钢丝球会刮伤机腔内壁的防粘涂层和叶片表面,导致后续物料更易粘壁;铁棍撬动叶片可能导致叶片变形、轴身弯曲,反而加重结块问题。正确做法是用软毛刷 + 温水 + 中性洗涤剂,耐心刷洗顽固残留。
误区 2:清洗后不干燥,直接关闭机腔
机腔内残留水分会导致下次使用时,新物料与水分混合结块,尤其处理干粉物料(如饲料粉、有机肥干粉)时,结块会更严重。必须确保机腔完全干燥后,再关闭侧门。
误区 3:长期不维护密封件,漏料后才更换
轴端密封件磨损后,会导致物料漏出,同时外界粉尘进入机腔,与残留物料混合结块。应按周期检查密封件,而非等漏料后再处理,避免因小失大。
结语
卧式搅拌机的日常清洗与维护,核心是 “及时清理、定期检查、提前预防”—— 通过规范的清洗流程杜绝残留结块,通过针对性维护延长设备寿命,既能保证每次混合物料的品质,又能减少设备故障,降低长期运营成本。若你在清洗维护中遇到特殊问题(如高粘物料难以清理、密封件频繁老化),可留言说明物料类型与设备型号,获取定制化解决方案。
- 上一篇:卧式搅拌机生产线上的 “劳模”,连续作业不停歇,产能有保障!
- 下一篇:没有了!